美剧天堂 美剧天堂

不该被遗忘,这次能好好看看他们了

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1-22    浏览次数:74

银幕上那些战士为了抵近敌人,不惜用肉身作为掩体,掩护后面的战友。每行进一寸,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失。

但那是74年前——

投弹的10米,是遍布烈火与鲜血的十米。

74年后,我国洲际导弹的有效打击距离是1.2万公里。

且无法拦截。

据网友“科普”说,这个速度就是“嗖”地一下。

很自豪,很强大。

可以告慰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士们了。

他们的血肉湮灭于历史中。

新的历史由新的一代创造。

作者 | 七怪

编辑|小白

排版 | 板牙

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是《志愿军》系列的第二部,恰如其名,讲的是“存亡”之于一场战斗、一场战役,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之战。

惊、悲、喜、叹,观后种种心思情绪涌上心头。

“惊”是因为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沿袭了第一部浩大的战争场景,多个镜头采用俯拍形式,完美地向观众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环境。

“悲”是因为它一直在用残酷的战斗和稍纵即逝的鲜活生命,让观众不时哀叹惋惜,为那一个个当年曾与你我差不多年纪的英雄人物伤怀。

“喜”是因为作为中国观众,在感受这部国产战争力作时,为同胞和国家在七十多年前免于压迫的命途觉得自豪。

“叹”则是因为时光荏苒,转眼过去了几十年,再睹一场战争,深感和平与幸福的背后,都是一群人凭着牺牲,才让我们依旧怡然生活。

于是,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在今年国庆档,该是人们对“立国之战”最深切的回忆。它与第一部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相比,则聚焦于普通战士在战场上的悲欢离合。

我相信对于观众而言,这种视角更能让人思之深切,念之悲切。

01

人物

去年看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时就从彩蛋里,看到了第二部中的几位主要人物。

我当时在想:

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。

今年看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,开场便是李家父子互试英雄胆的军人之姿:

李想握着红旗在院子里昂首阔步,父亲李默尹面带喜色看着儿子,妹妹李晓娇憨可爱。

一家三口让影片开场即让观众体会到温情脉脉,只是随即,当志愿军进入朝鲜后,这一家人于战场上的分合别离更让人唏嘘不已。

他们和众多志愿军战士一起,陷于著名的铁原阻击战。

那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,也是志愿军拒敌于三八线以南的关键战役之一。

对于敌军来说,初到朝鲜不久的志愿军只是一个“意外来客”,有理由相信在军事装备悬殊的条件下,完全可以“请”志愿军离开战场。

当时“联合国军”有一个流行的观点:

“中国军队抵挡不了这样的攻势,等我们打回鸭绿江边,身后将留下几十万中国人的尸体”。

恰是在这种形势下,敌我双方于战场上优劣势一目了然——

2.5万志愿军正面对抗“联合国军”4个师近5万人。

在武器装备方面,“联合国军”共有1300多门火炮、180余辆坦克,此外还有空军支援。志愿军摆在阵地上的火炮仅有240余门,既无坦克也无飞机。

然而结果是:

志愿军将士把自己变成了“钉子”,牢牢“钉”在防线上。

敌人的枪林弹雨把整个铁原变成了一片火海,志愿军则在火中新生,与敌人激战12昼夜,彻底粉碎了其企图“驱离”志愿军的计划。

纵观整个朝鲜战场上,类似的作战场景比比皆是。

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把这种敌我力量悬殊的场景表现得十分直接:

一方面,是“联合国军”各种在当时来说属于精尖的战术武器装备,天上飞机轰鸣,地上坦克疾驰,全副武装的敌人紧紧跟随在坦克后面持枪抵近。随着一声声炮响,阵地上的志愿军默默承受着强大的火力压制。

另一方面,这些或成熟或稚嫩的战士们,早已被战火炼成“钢铁”——

他们个个视死如归,坚守每一处阵地,每一寸土地。

李家父子、兄妹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会了团结,也学会了诀别。

中国军人在影片中质感更加饱满,形象更加立体。围绕在李家三人之间的追忆,也让观众从侧面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成长和饱受压迫后的不屈。

正如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其他志愿军战士一样,置于今人的视角,同样有血有肉,甚至在军工专家吴本正身陷战场的那一刻,我认为整部电影愈发立体——

国家兴,一家兴。

国家辱,个人辱。

吴本正与众多志愿军战士交流军工产品那场戏,充分说明了彼时国家之艰难,战争之残酷。也说明对于铁原阻击战乃至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来说,朴实的战士们用血肉堆砌的防线,随着他们一个个倒下,如刀一般扎在观众心里。

02

环境

弹药距离过远击发不灵怎么办?

这是军工专家考虑的问题。

而在真实的战场上,战士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:

抵近触发。

专家问:

“然后呢?”

战士说:

“打得好上去三组能回来两组,打不好上去三组能回来一组。”

说得云淡风轻,理所当然。

随即在阻击战场上,刚刚还在“夸耀”的战士当着专家吴本正的面亲身演示了“打得好”的效果,接着殒命沙场。

他,是无数人中的一员。

战场的另一边,李默尹拖着残躯望着天空,牵挂着已经决定以身殉国的儿子李想。

李想在点燃火药前的那一刻,脑海中浮现的是关于家的幻境。

而妹妹李晓,早已从第一部中青涩的驻联合国代表助理,成长为坚强的志愿军前线播音员。

决战当晚,她对着麦克风唱起了家乡的民谣,战士们纷纷应和,唱着歌奔向战场……

很多年后,曾经的敌方将领在回忆录中写道:

“(在铁原)我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发力的陆地沼泽,总是觉得找不到要打的目标,又发现目标到处都是……”

同样,也是在很多年后,中国人民志愿军被昔日的敌人称为“地表最强步兵”。

电影中志愿军夜袭美军阵地忠实还原了铁原阻止战中,“联合国军”对夜袭战术的恐惧,他们往往用坦克围成一个防区,防区内照明灯通宵工作,还时不时需要发射照明弹以防志愿军突袭。

敌人使用这种被动防御的战术,正是因为志愿军善于奔袭作战,当时“联合国军”内部还流传一个说法:

“太阳是我们的,月亮是他们(志愿军)的”。

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压制与兵力优势,志愿军采取多种自创战术,圆满完成了迟滞敌人,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,为二线防御部队做好准备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
李家父子、兄妹,军工专家吴本正等人,正是在一次又一次阻击中亲历了战友离去的悲壮,观众也在目不暇接的战壕厮杀中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。

正如很多年后,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深化改革,强化军工国防力量时,人们说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患有“火力不足恐惧症”——

用血肉筑起长城,终究是迫不得已。

其实铁原阻击战留给历史的,还有后世军事学者发明的一个新的词汇:

“范弗里特弹药量”

敌人喜欢在步兵冲锋前,向志愿军阵地倾斜超过军队炮击标准的弹药量。

据后来相关资料显示,铁原阻击战时敌军曾在一小时内打了4000吨弹药,这在以往任何一次战争中都难以看到。

志愿军曾面对的,就是如此严酷的战场劣势。

吴本正刚到前线时,上级指派了三名战士担任他的警卫员,刚刚出发没多久就牺牲了两人,剩下的警卫员在最后时刻保证了他的安全,自己也成为无数逝去战士的一员。

铁原阻击战中,每个战士担负的任务不同,视角不同,想法不同,战斗方式不同,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信念:

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。

只是作为今天的观众,在电影院里看着他们一个个倒下,愈发感到战争的残酷与守护和平的不易。

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有相似的想法:

如果把今天我军的军事装备置于当年的战场,也许会有很多战士回家。

但他们中很多人再也没有回到故乡。

包括李想。

03

历史

2023年11月23日,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,此次我国接收了25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335件遗物。

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……

当年他们留在了异国,今天纷纷回家安息。

至今,在那边还有多少烈士遗骸已无法统计,其中仅铁原阻击战就让很多志愿军

战士长眠于地下。

这场战役承前启后——

既完成了国家对周边安全环境的部署,也阻绝了敌人对新中国的染指企图。

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立足于当时的残酷形势:

铁原及以北地区作为志愿军重要的后勤物资囤积地,地理位置十分特殊。一旦失守,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就会陷入被动局面。

志愿军了解这个道理,敌人也知道这是志愿军的软肋。

因此正如导演陈凯歌所说,这场战斗不仅是拼勇敢、拼精神,它还需要很多精准有效、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。

为了表现“铁在烧”的战斗场面,铁原阻击战的戏拍了三个月之久,全体主创就像“缝衣服” 一样把细节到一招一式刻画出来,力求向观众展示最真实、最残酷的战争场景。

第一部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在去年国庆档上映,并夺得当年国庆档电影口碑冠军。

这一部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更是不惜代价营造战斗场面,服装高达五万套以上。此外,影片中的铁原战场也是《志愿军》三部曲中最大的拍摄场地,足有20万平米。为了营造临津江上浓烈雾气的环境,剧组干脆把整个“战场”置于棚内,锁住“雾气”。在拍摄志愿军第63军冰河行军的场面时,全体演员在零下6摄氏度的实景中完成拍摄。

因此今年国庆档上映的《志愿军》第二部作品,能够在视觉和心理上对观众形成足够的震撼冲击。

恰如陈凯歌所言,通过影片中真实的战争场面和人物刻画将大家带回70多年前的铁原战场,“可以再次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战退敌人的英勇风姿,共同追忆这场存亡之战中那群最可爱的人”。

影片中,临战之时战士们纷纷表示:

人在阵地在,誓与阵地共存亡。

历史上,第187师第561团第3营,顶住数倍于己的敌军10多次进攻,坚守阵地4天3夜,毙伤敌1300多人,为稳定第一线防御阵地起到了重要作用,被授予“守如泰山”锦旗。

第563团第3营第8连连续奋战4昼夜,打垮敌人一个加强团的13次冲锋,以伤亡16人的代价,毙敌800余人的辉煌战绩,荣获“特功第八连”称号,连长郭恩志被记特等功,荣获“一级战斗英雄”光荣称号。

此外还有“攻如猛虎、守如泰山”的第577团第5连,以及“独胆英雄”徐申等英雄团体和模范个人。

以上战绩,均被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完美再现。

如前所述,近年来国家陆续开展志愿军历史遗骸回国工作,用最高的礼遇来迎接英雄,亦是向全体国人彰显当年那场“立国之战”对于新中国的重要意义。

无论史实还是电影,全体志愿军战士“敢于挑重担,敢于打恶仗,不叫苦,不叫累,不怕孤军作战,不怕流血牺牲,发挥独立作战能力,像钉子一样,钉在前沿阵地上”的意志,不仅是国人的骄傲,也是今年国庆期间对存于中国人记忆的回顾:

“报告,我们回不去了。”

战士说。

银幕上那些战士为了抵近敌人,不惜用肉身作为掩体,掩护后面的战友。每行进一寸,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失。

但那是74年前——

投弹的10米,是遍布烈火与鲜血的十米。

74年后,我国洲际导弹的有效打击距离是1.2万公里。

且无法拦截。

据网友“科普”说,这个速度就是“嗖”地一下。

很自豪,很强大。

可以告慰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士们了。

他们的血肉湮灭于历史中。

新的历史由新的一代创造。

如今,我们通过银幕缅怀那场震撼人心的战役,同样也是让英雄儿女们在电影这

个特殊的形式中永生。

存亡之战,不止于历史。

也是今天中国人对和平生活的珍惜,以及对他们的缅怀与致敬。


THE END

友情链接模块

本地记录
*
*